top of page

生成式AI 應用及多媒體創作:四步驟引領學生掌握人工智能創作與應用技能

本次生成式人工智能體驗課程於仁愛堂田家炳小學順利完成,為該校學生帶來人工智能學習體驗和實踐機會,期望在完成這系列課程後,能為學校創作能供成品展覽使用的學生作品。


進入AI 新時代,學生作品從想法構思到最終成品所需時間大減,皆因生成式人工智能協助,從學生的文字想法到設計出圖片、影片、音樂等等作品只需幾分鐘當中用途廣泛,適用於各個需要展示學習成果的使用場景 (校慶、 資訊日、家長日等等)。


我們導師團隊設計的生成式 AI課程由淺入深,確保學生有充分時間掌握和應用所學知識,一連四節課,每節1.5小時,結合理論與實踐,引導學生逐步建立對人工智能的認知和應用能力。以下為各節課程的具體安排:


第一節:人工智能基礎理論與初體驗

  1. 理論講解 - 課程初期,導師透過日常應用案例來闡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概念,如智能語音助手、 智慧家居、智能機械人等實際應用。同時以淺顯易懂的方式解說機器學習的核心原理,包括監督式學習和非監督式學習的差異。導師亦會對比各種大型語言模型(LLM)的特點,並簡明介紹自然語言處理(NLP)的運作原理,協助學生建立全面的基礎知識。


  2. 課堂活動 - 與AI對話學生們透過POE平台與各類聊天機器人進行交流,嘗試提出不同類型的問題並分析AI的回應模式。此環節讓學生直接感受AI的功能與局限,為接下來的進階學習奠定基礎。


    ree

第二節:精通提示詞技巧

  1. 理論講解 - 提示詞的關鍵作用導師深入分析提示詞(Prompting)的核心價值,以及透過「輸入-處理-輸出模型」解釋AI產生回應的運作流程。課程著重傳授提示詞撰寫的三大原則:"清晰(Clear)、情境(Context)、格式(Format)",並詳細說明完善化提示詞的六個步驟。


  2. 課堂活動 - 學生們運用習得的提示詞技巧,引導AI產生各類學術素材,如文章架構、科學概念解釋等。透過動手實作,學生能深刻體會如何與AI建立有效的溝通模式。


    ree

第三節:多媒體內容製作

  1. 理論講解 - 技巧回顧與延伸導師協助學生重溫第二節的提示詞技巧,並示範如何將這些方法應用於不同種類的AI創作工具。


  2. 課堂活動 - 從文字到影像這個環節最能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。學生運用第二節產生的文字素材,透過AI圖像生成工具製作相關圖片,接著將這些圖片轉換成動態影片。這個創作過程充分展現了AI在藝術創意領域的潛力,同學們都十分踴躍參與。


    ree

第四節:知識統整與創新應用

  1. 理論講解 - AI的智慧運用導師引導學生思考如何明智地使用AI工具,包括了解AI的能力邊界、辨識AI生成內容、培養批判性思維,以及建立負責任的AI使用習慣。強調AI是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,鼓勵學生保持創造力和獨立思考。


  2. 課堂活動- 使用POE的app creator功能,分組合作嘗試開發簡易的HTML遊戲,融合AI技術與程式設計,發揮創意潛能。最後,我們亦透過Kahoot進行互動式知識複習,以遊戲化方式鞏固前三節的學習重點


    ree

學生範例 (拼圖遊戲)
學生範例 (拼圖遊戲)
學生範例 (方塊跳躍)
學生範例 (方塊跳躍)


如果閣下對於我們的課程感興趣,歡迎參考網站資訊或提出查詢, 我們可以因應不同需求為課程作出調整,以符合不同需要及使用場景,我們期待與您攜手合作推廣AI教育!



留言


bottom of page